|簡體中文

比思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按這成為會員
搜索



查看: 909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[其它言論] 《道德经》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抄及感悟

[複製鏈接]

154

主題

1

好友

608

積分

高中生

Rank: 4
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奮斗
    2021-9-2 12:07
  • 簽到天數: 151 天

    [LV.7]常住居民III

    推廣值
    0
    貢獻值
    0
    金錢
    2791
    威望
    608
    主題
    154
    樓主
    發表於 2021-8-4 10:35:08

    《道德经》读书笔记好词好句摘抄及感悟,欢迎阅读赏析!道德经是一部经典著作,我非常喜欢,其中深奥的道家哲学是我非常推崇和推荐学习的,读过之后,你一定会受到启发,收获很多不一样的心得,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,提升文化底蕴。
    视之而弗见,名之曰。
    听之而弗闻,名之曰希。
    捪之而弗得,名之曰夷。
    三者不可至計,故而为一。
    一者,其上不,其下不忽。
    寻寻呵不可名也,复归于无物。
    是胃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忽。
    随而不见其后,迎而不见其首。
    执今之道,以御今之有,
    以知古始。是谓道纪。
    ——《帛甲本老子》第58章
    (注:蓝色字,帛甲本缺,是参照其他版本补上的。)
    视之不见名曰夷,
    听之不闻名曰希,
    搏之不得名曰微。
    此三者,不可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
    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。
    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。
    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
    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
    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
    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    ——通行本《道德经》第14章
    两个版本在细节上有不少差别。
    视之而弗见,名之曰。听之而弗闻,名之曰希。捪之而弗得,名之曰夷。三者不可至計,故而为一。
    【注释】
    :(wēi)上微下耳,可能通“聻”(jiàn),本意是微小的声音。引申为“微”,微小,细微。
    希:寂静无声,大音若希。
    捪:(mín)通“抿”,抚摸。
    夷:无形之物。
    至計:全部都计数出来。
    :(kǔn)外口内束,可能通“捆”,捆绑、归结;
    帛乙本是“”;王弼本是“混”。
    【解析“”“希”和“夷”】
    人死为鬼,鬼死为聻,聻死为希,希死为夷。——南朝宋·刘义庆《幽冥录续三·卷十四》
    我理解:
    人死为鬼,鬼是有形体的,因为人死去之后,还有活着的人对他有印象,能想起他的样子。这个阶段,叫做“鬼”。
    鬼死为聻:随着时间流逝,死去的人慢慢被人遗忘,只是偶尔有关于他的声音。这个阶段,叫做“聻”。
    聻死为希:再随着时间流逝,死去的人没有人再提起了,只有他的坟和在世上留下的痕迹,比如比如住过的屋子,在无声地述说着他曾活过。。这个阶段,叫做“希”。
    希死为夷:再随着时间流逝,死去的人在世上一点点痕迹都没有了。这个阶段,叫做“夷”。
    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,“通行本”视而不见名曰夷,听而不闻名曰希,搏而不得名曰微。这个循序是不合理的!
    而帛本包括帛甲和帛乙,视之而弗见,名之曰。听之而弗闻,名之曰希。捪之而弗得,名之曰夷。这个更合理。
    【解析“视之而弗见,名之曰;听之而弗闻,名之曰希;捪之而弗得,名之曰夷”】
    中医四诊“望闻问切”,除了“问”是需要互动的,“望闻切”这三诊都是医生单方面观察病人的手段。
    “望闻切”不就是“视听捪”嘛!
    人类观察外界事物,主要通过“视”、“听”、“捪”。
    虽然人类观察世界的能力在不断进步,但总是有限的,总有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,在人类“视”“听”“捪”的能力之外。
    我们人类的眼睛只能看一定范围的小物体,超出范围,人类就看不见了。虽然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看到更小的东西,但是总有更小的东西,是我们看不到的。我们人类用耳朵能听远处发出的声音,但更遥远的声音就听不到了。虽然我们可以借助雷达,甚至“天眼”,听到更远处的声音,但是总有更遥远的声音听不到。
    我们人类用肢体触摸有形的事物,但有些事物是触摸不到的。即使我们借助于各种仪器去触摸更多事物,但总还有事物触摸不到,测量不到。比如,暗物质。
    【解析“三者不可至計,故而为一”】
    “微,希,夷”这三者都不能全部计数出来。
    人的眼睛看不到分子,比分子更小还有原子,比原子更小还有电子,比电子更小还有夸克,比夸克更小的基本粒子还会有。
    所以,“微”不可“至计”。
    人听不到的声音,狗能听到;狗听不到的声音,雷达可以听到;雷达听不到的声音,天眼FAST可以听到;一定还有天眼听不到的声音。
    所以,“希”不可“至计”,
    人触摸不到无形的东西,比如空气。但我们可以借助于气球感受到空气的存在。许多无形的东西,我们可以借助仪器触摸到。但是一定有现在仪器触摸不到的有形之物。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,一定会不断触摸到从前触摸不到的有形之物,但也一定还存在人类触摸不到的东西。
    所以,“夷”不可“至计”。
    因此,无论人类如何进步总还会有“微、希、夷”的存在。
    这些东西,经过“道”的分析,一定客观存在。但是却还不能被我们人类所认识,我们不能说它“有”,也不能说它“无”。
    我们把这种不可至计的东西,统统归结为抽象的“一”。
    【毛粒子的故事】
    毛主席1955年预言:基本粒子也是可分的。当时的科学家认为,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。也就是最小的、不可分的。毛主席说:quot;以哲学的观点来说,物质是无限可分的。质子、中子、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。一分为二,对立统一嘛quot;。许多中国物理学家一直是维护这种观念的。科学家把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‘毛粒子’。
    后来,科学家发现了更小的“夸克”。
    毛粒子的故事就能充分解释什么是“道生一”。
    在“夸克”出现以前,“夸克”是客观存在,却不为人知的。人类既不知道“夸克”有,也不知道“夸克”无。夸克就处在“一”的状态。
    毛泽东通过“哲学”,预测了“夸克”的存在。也就是根据“道”,它应该存在。这就是“道生一”。
    等到科学家发现“夸克”,夸克就被认知了。我们观察夸克时,就可以明确的说夸克要么有,要么无。这就进入了“二”的状态。
    也就是“一生二”了。作者:郭宗林
    重要聲明: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,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,並非本網站之立場,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於有關情形下,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(如涉及醫療、法律或投資等問題)。 由於本論壇受到「即時上載留言」運作方式所規限,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,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,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(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),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,如有任何爭議,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。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誹謗、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,敬請自律。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。

    手機版| 廣告聯繫

    GMT+8, 2024-11-16 06:33 , Processed in 0.016740 second(s), 20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 On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    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    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