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思論壇

標題: 魏忠贤掌权时,为何努尔哈赤的军队就是打不进来?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doco2012    時間: 2021-9-19 22:40
標題: 魏忠贤掌权时,为何努尔哈赤的军队就是打不进来?
1627年8月,天启帝驾崩,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上台,仅仅花了三个月的时间,御史送上魏忠贤的十大罪状,崇祯随即命令将这名老宦官押送到凤阳安置,在走到半路,自知难逃一死的魏忠贤,选择吊死在了阜城南关客氏旅店,随即被崇祯下令肢解,头悬于河间府,明清最具权势的太监,遍地生祠的魏忠贤,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。
然而短短十多年过后,明王朝在满清和国内起义军的夹攻下,也走上了末路。
截止到如今,每当提到魏忠贤此人,评价基本以负面居多,他派出异己,专断国政,结党营私,朝廷之内乌烟瘴气,人们“只知有忠贤,而不知有皇上”,更是成为了奸贼的代表形象,但是无法否认的一点在于,万历后期的明朝,在军事上逐渐落入下风,但是从天启三年开始,魏忠贤正式执掌东厂的四年时间里,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军,却始终无法跨过山海关,更是发生了宁远大捷,局势一度缓和好转。
魏忠贤掌权的时候,为何努尔哈赤军队打不进来?可不要小瞧他。
有人曾经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,明朝末期好比一艘即将撞上冰山的大船,天启皇帝的选择是什么都不做,崇祯则是猛打方向盘,结果在还没有撞上冰山的时候,船就自己翻了,这个说法不无道理,但是从魏忠贤的角度来看,先不说他功过如何,至少魏忠贤是为数不多知道船要撞上冰山的人。
首先就是从用人方面,明末抗击后金的名将熊廷弼,在辽阳惨败之后备受争议,正是魏忠贤给一手提拔上去的。另外一名户部官员赵南星,作为东林党首领和魏忠贤结怨,竟然也受到了这位宦官的推荐,除此之外,对魏忠贤不屑一顾的孙承宗,也依然能够坐镇宁远。
打仗拼的,本来就是财力物力,明朝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最穷的王朝,税收本来是个老大难的问题,到了明朝末期,随着各种灾荒四起,民不聊生,土地兼并的现象更加严重,不少农民失去了原有的土地,只能依附在皇族或者是官员的土地上,当一个卑微的佃农。
这也就说明,明朝必须换一个收税的思路了,他把目光转向了工商矿产,从唐朝开始,宦官经常就作为税收的代表,明朝则沿用了这种做法,多名太监作为“矿监税使”被魏忠贤派了出去,在全国各地进行搜刮。
尽管魏忠贤本人侵吞了不少,但是这一大笔税收,至少有部分流入了辽东,支撑起了明军的防线,从万历时期的每年380万边防银两,天启的四年里已经增加到了1720万两,平均每年达到了400多万银子的开支,先不说费用增加没增加,在如此捉急的明朝系统财政中,还能将物资发到前线,足以看出魏忠贤的能力。他的大肆剥削,既损害了平民的利益,也引发了众多士绅的不满,但是魏忠贤最聪明的一点在于,他显然知道哪些人的底线:比如农民。
魏忠贤在征收农业税始终小心谨慎,天启七年在广东,就使用榷商业税的形式,以此抵扣广东加派的23万两田亩银,此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,以至于崇祯初期的户部尚书毕自严自称:“民间竟不知有加派之苦”。然而到了崇祯期间,一切都变了样,昏头昏脑的他看见要没钱了,不知道从皇亲贵族上找原因,更是进一步对着农民收税,逼得已经到了极限的农民起义作乱。
从如今的角度来看,魏忠贤对明朝的负作用,自然还是要大于正作用的,但是在明末的腐朽体系里如鱼得水的他,对于这场权力游戏也更加熟络,至少知道怎么玩,这显然是听信东林党崇祯所不能及的。
虽然历史上宦官干政的事情层出不穷,为何皇帝还是喜欢重用太监呢?因为没有子嗣的他们,只有一条一条大腿可抱,那就是皇上,
长期以来,魏忠贤作为司礼监太监,拥有代表皇帝回复批红的资格,这也正是他的权力屏障,失去了天启的信任,九千岁的他就什么也不是。
崇祯杀掉魏忠贤,如同嘉庆杀掉和珅,虽然获得了一时的赞赏,但是对于王朝而言,发挥的作用却是极其有限。


作者: 南宁胖子    時間: 2021-9-23 20:01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
作者: oobuluo    時間: 2021-9-23 22:57
嗯,这贴有点道理,晚上加鸡腿
作者: zghbliwei    時間: 2021-9-24 00:46
天启帝驾
作者: jk8037    時間: 2021-9-26 16:40
这也能看看历史课
作者: dojiao0403    時間: 2021-10-3 23:38
嗯,这贴有点道理,晚上加鸡腿
作者: zghbliwei    時間: 2021-10-4 02:37
天启帝驾
作者: wuoskzxcv    時間: 2021-10-4 03:12


咣咣咣,来吧,小钱钱




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(http://108.170.5.74/) Powered by Discuz! X2.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