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思論壇

標題: NS9000S——说T-ONE青龙II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铁锹    時間: 2017-9-18 23:36
標題: NS9000S——说T-ONE青龙II
参数:
重量:85克 平衡点:295mm 拍长:675mm 柄号:G6
配置:
框型:菱形破风渐变八面破风 中杆:M40J,偏硬中杆
第一次接触到青龙II,说实话对于涂装并不是很心动,相比T-ONE家的青龙2,我其实更心水白虎II的涂

装。青龙II的涂装与高神凌驾太过相似,然而却既没有蓝电的深沉,也没有紫电的妖娆,更没有天舞红

黑配色的大气,青蓝的配色,虽然符合青龙的主题,却显得太过小清新。

然而宣传中,类似NR800这句话吸引了我,加上之前也在论坛看到过有朋友说:21家的青龙II,有NR800

七分手感。

我自己是很喜欢NR800这样的拍子的,硬而弹的中杆带来了极快的出拍速度,而稍软的拍框又有良好的持

球,保证了敏锐的同时不缺乏控制力,要说有什么缺陷,那可能是因为头轻,后场还是差点味道。但是

中前场的迅捷和防守分球时舒适的手感,还是让人欲罢不能。

可NR800虽爽,却是著名爆拍王,纵使神器,却不敢常用。就因为这个原因,我入了青龙II,一开始仅仅

是想作为NR800的替代品。

下单两天以后,青龙到手,看图的时候,对青龙的涂装并不是很满意,然而实物到手却震撼于那一抹青

。与图片上看到的不同,青龙拍框两侧的青色(可以参考MX30L)在球场冷色调灯光下,寒光四溢,清冷

中透出杀意,球拍所到之处若有青龙飞舞,煞是好看。框顶的黑色并不是涂装,而是乌缺工艺,1Kwoven

编织的纹路极其规整,显示出极高的工艺水平。单由这青色之正和这woven精度之高,就足以证明是一把

用心的球拍。扭一扭,薄而柔和的框体抗扭却非常的好,纹丝不动。

涂装不多说,打感才是重中之重,然而说实话,第一次打青龙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惊喜,首线我与

NR800一样,拉了25磅80线,却完全没有感觉到NR800那样的迅捷敏锐,反而是四平八稳的感觉。的确,

杆偏硬,但是并没有到NR800那样硬弹的地步。的确,框稍软,但是却没有感觉到NR800那种酥脆舒适。

出球虽然稳定,但却少了锋芒,防守虽然舒适,却没有快感,甚至感觉有点发虚。给我的第一印象仅仅

是糖水好上手,四平八稳却没有特点。

然而抱着适应一段时间说不定有奇效的态度,我连续使用了青龙II一个月,也没有打出想要的效果。直

到一个月后首线80被打断,重新去拉了一根李宁1号,这次加高了磅数,拉到了27磅。想不到这一次青龙

II却发生了蜕变。

扎实,稳定。这是青龙II给我的全新印象,如前文所说,青龙II是菱形破风渐变八面刀锋框,从顶框开

始是极细的菱形,类似亮剑,往下逐渐过渡成八面破风,在球拍5点开始到三通处为完全的八面破风框型

,这样的框型结合了菱形破风框和八面破风框的优势,解决了青龙II在拥有一个弓10那么大的巨大拍框

的风阻问题的同时,又不像亮剑框一样有稳定性上的问题,手上反馈十分扎实,挥速足够快,出球也稳

定不发飘,大框在网前争抢和平抽挡互怼上表现良好,容错性极强,且抗扭好而落点精准。稍软的框在

拉到一定磅数之后,给人的感受不再是黏滞感,而是一种异乎寻常的扎实感,吃得住球,弹得出去,不

论是控网还是发力,都让人心中有数。加上一个硬度不低的中杆和3U重量295平衡点的参数,让青龙II的

后场表现可圈可点,杀球完全没有感觉到卸力,十分忠实。

我得说,这一点都不像NR800,青龙II绝对没有NR800那样的敏锐迅速。然而,NR800却也不如青龙II这样

全面平衡,毫无死角。要说青龙II像什么,恐怕只能说是我早已挂在柜子里收藏的NS9000S。一样的平衡

,一样的糖水,一样的全面无死角。这真是一把极易上手十分全面的球拍,单双皆宜,前后均可。

我一向是不赞成业余中等水平用各路杀器的,并不是不能驱动,而是像ZF2,VT80这种凶悍偏进攻的重器

,必然有控球防守方面的不足,业余不论单双,打得都不是谁更凶更狠,很多时候都是打得谁更耗得住

,失误少。不仅要扬长,还需要避短。君不见我宝哥傅海峰,比赛中400+的重炮,也依然偏爱F9和N9这

样的软弹平衡拍。

相信我,青龙II,至少是一把可以让你在比赛中减少三两分失误的好拍。






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(http://108.170.5.74/) Powered by Discuz! X2.5